SERVICE PHONE

363050.com
aiyouxi 爱游戏
你的位置: 首页 > 爱游戏
研报指标速递-研报-股票频道-证券AYX爱游戏 - 注册送彩金88元- 世界杯指定体育平台之星

发布时间:2025-07-23 17:52:43  点击量:

  爱游戏,爱游戏体育,爱游戏平台,爱游戏娱乐,爱游戏官网,爱游戏官方网站,ayx爱游戏平台,爱游戏app,爱游戏体育app,爱游戏app下载,爱游戏体育官网,爱游戏体育app下载,爱游戏体育网页版

研报指标速递-研报-股票频道-证券AYX爱游戏 - 注册送彩金88元- 世界杯指定体育平台之星

  广州市属综合能源平台,多元发展实现对冲,业绩稳定性突出。公司实控人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已形成电力、能源物流、燃气、新能源、储能、能源金融等业务协同发展的能源产业体系。截至2024年底,公司电力总装机10.26GW,其中煤电3.14GW、气电2.34GW、风电2.44GW、光伏2.35GW。公司业务多元协同,除煤电外另持有大量稳定收益类资产,能够有效平滑其业绩波动。公司业绩稳健,2017年以来除火电公司普遍大幅亏损的2021年均实现稳定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7.32亿元,同比增长5.73%。公司连续26年稳定分红,多年分红比例稳定在50%左右,2024年分红比例54.67%,对应年末股息率4.21%。

  聚焦大湾区火电,煤价回落后火电具备业绩弹性。公司火电机组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电力负荷中心,受广东省电力供需及现货电价影响,2024年以来公司火电利用小时数有所下滑;2025年广东省年度长协电价同比下滑0.074元/千瓦时,预计将影响公司火电电价;但成本端煤价亦持续回落,2025年二季度以来秦皇岛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均价634元/吨,同比下降214元/吨,期待后续低煤价在燃料成本端的改善效果对公司火电业绩的增益作用。

  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规划到2025年底新能源装机规模达8GW。公司新能源项目主要分布于华南、华中、华北、西南等电价较高、消纳情况较好的地区,公司规划到2025年底新能源装机规模达8GW,新能源装机投产有望持续为公司贡献发电增量。电价方面,受新增项目均为平价项目及新能源入市影响,公司新能源电价有所下滑,2024年公司风电、光伏上网电价分别为0.458、0.508元/千瓦时,分别同比下滑0.065、0.016元/千瓦时。

  燃气项目聚焦广州,销气量增长稳健。公司下属广州燃气集团是广州市城市燃气高压管网建设和天然气购销唯一主体,公司广州LNG应急调峰气源站于2023年投产,另参股珠海金湾LNG接收站和广东大鹏LNG接收站。近年来公司天然气销气量稳定增长,2024年公司完成管道燃气销售量21.6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6.18%,公司下属珠江LNG电厂二期于2023年投产,2024年贡献供气增量,2024年公司分销与直供销气量同比增长49.84%。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9、21.20、23.7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74%、14.70%、11.91%,当前股价对应的2025-2027年PE分别为12、10、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价下行风险;煤价上涨风险;天然气价格上涨风险;新能源项目建设不及预期

  事件:6月29日晚间,公司发布2025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6.3-17亿元,同比增长12.57%-17.4%,其中Q2季度预计实现8.27-8.97亿元,同比增长12.5%-22%,整体表现稳健。

  此外,公司旗下全球数贸中心(市场板块)招商持续进行,其中时尚珠宝行业已完成招商工作,婴幼童成

  长用品行业(创意潮流玩具行业范围)、护肤及医美用品行业正在招商报名阶段。以及公司拟成立香港子公司,申请香港TCSP(信托或公司服务提供者)牌照,提升支付业务的跨境金融服务能力。

  国信零售观点:1)全球数贸中心时尚珠宝行业的中标价在11万-12.4万元/㎡之间,共389个铺位,吸引了4000余家经营主体报名关注,整体热度较高。而目前正在报名的婴幼童成长用品行业、护肤及医美用品行业,首日5小时报名主体超3200户,是珠宝行业首日报名人数的5倍,实现了更高的热度,预计进一步增厚招商对公司的业绩贡献。

  2)香港全资子公司获得TCSP牌照后,可在香港开展金融服务,为客户设计提供定制化财富管理及金融解决方案,将进一步丰富义支付的服务维度,使其从支付工具升级为具备更全面金融功能的服务平台,增强竞争力并开辟新增长点。

  短期而言,全球数贸中心(市场板块)计划在今年10月正式开业,新的面积增量、租金及中标费用将增厚业绩表现,驱动业绩进入新一轮扩张期。中长期看,公司已成为全球贸易服务商,数字贸易平台及跨境支付等新兴业务有望为公司注入长期增长潜力,同时公司作为进口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单位有望分享进口贸易繁荣的机遇。考虑公司全球数贸中心的市场部分计划在10月份开业,有望为四季度贡献业绩增量,我们上调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40.32/64.08/78.32亿元(前值分别为36.38/57.15/68.37亿元),对应PE分别为28.1/17.7/14.5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据公司官网消息,旗下全球数贸中心(市场板块)招商持续进行,其中时尚珠宝行业已完成招商工作,中标价(又称“入场资格费”)在11万-12.4万元/㎡之间,共389个铺位,单间商铺面积约30㎡。以此计算,时尚珠宝行业整体的入场资格费将达到12.84-14.47亿元。

  此外,婴幼童成长用品行业(创意潮流玩具行业范围)、护肤及医美用品行业正在招商报名阶段,首日5小时报名主体超3200户,是珠宝行业首日报名人数的5倍,实现了更高的热度,预计进一步增厚招商对

  公司旗下的全球数贸中心是义乌第六代市场核心标志项目,项目地处义乌国际商贸城五区市场以东,建筑面积超125万平方米,总投资超83亿元。其中市场板块是全球数贸中心的主引擎,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商位5000余个,标准面积27-30㎡,预计2025年10月如期开业。

  全球数贸中心在具体行业布局上,确定了五大行业方向,后续也将陆续开始招商工作,贡献业绩增量。

  市场板块主要的收入来源包括入场资格费、商位费用两部分:前者即投标价格,参考时尚珠宝行业中标均价在12万/㎡左右,商位5000余个,标准面积27-30㎡,待全部招商完成后,贡献的入场资格费体量将在160-200亿元之间,具体敏感性测算如下:

  此外,商户还需要按照合同缴纳商位费用。据公司官方公布的时尚珠宝行业招商报名的通告,商位费用=基准价*楼层系数*商位面积,其中基准价为2000元/㎡,一至三楼楼层系数分别为:一楼1.2,二楼1.0,三楼0.8。同样以商位5000余个,标准面积27-30㎡计算,系数由于暂不清楚1-3楼的具体店铺数量分布,我们以1为计算标准。待全部招商完成后,贡献的商位费用为2.73-3.03亿元。

  近日,公司公告拟由全资子公司浙江迅弛数字科技(跨境支付业务母公司)于香港进行以下投资:1、设立迅弛香港有限公司作为浙江迅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离岸子公司;

  2、设立迅弛香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迅弛香港东方有限公司作为香港TCSP牌照(全称“信托或公司服务提供者牌照”)申请主体。

  而加入获得TCSP牌照后,公司可在香港开展金融服务,为客户设计提供定制化财富管理及金融解决方案,将进一步丰富义支付的服务维度,使其从支付工具升级为具备更全面金融功能的服务平台,增强竞争力并开辟新增长点。

  公司的支付业务yiwupay,拥有跨境人民币结算和支付机构外汇业务资质,2024年跨境收款总额超40亿美元,净利润6104.40万元,同比增长274.67%。预计未来受益于人民币国际化、义乌外贸发展而进一步增长。其中义乌小商品交易市场,与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往来,天然拥有海量、高频的跨境商贸结算场景,为公司提供了大量的业务机会。

  未来,公司将积极探索利用金融科技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其中稳定币等创新支付工具有潜力为全球客商,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更高效、低成本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契合公司服务实体贸易的宗旨。

  短期而言,全球数贸中心(市场板块)计划在今年10月正式开业,新的面积增量、租金及中标费用将增厚业绩表现,驱动业绩进入新一轮扩张期。中长期看,公司已成为全球贸易服务商,数字贸易平台及跨境支付等新兴业务有望为公司注入长期增长潜力,同时公司作为进口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单位有望分享进口贸易繁荣的机遇。考虑公司全球数贸中心的市场部分计划在10月份开业,有望为四季度贡献业绩增量,我们上调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40.32/64.08/78.32亿元(前值分别为36.38/57.15/68.37亿元),对应PE分别为28.1/17.7/14.5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义乌外贸出口景气度下降;全球数贸中心建设不及预期;商铺出租率不及预期;义支付交易流水不及预期或发生金融合规风险。

  工业软件和工业AI的领跑者: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2016年10月上市。公司服务于工业企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以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为客户提供工业软件和AI Agent产品与服务,支撑客户实现基于企业业务目标的“数智化”转型,助力工业企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打造新质生产力。公司一直立足工业领域,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业,深耕重工装备、汽车、高科技电子和通用机械等行业,服务客户超过3,000家。

  公司自研产品实现快速增长:公司围绕重工装备、汽车、高科技电子和通用机械等行业客户,持续迭代“乐系列”工业软件产品。公司对乐仓、乐研、乐造、乐数等“乐系列”自研产品进行持续优化。结合各行业客户不同应用场景的实践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系列,形成12个行业包、36个子应用、156个工业组件,扩大了公司自研产品从研发到制造各流程节点的覆盖面。同时对产品功能和性能做了持续研究和提升,使产品的适用性和便利性进一步提高。公司过去几年自研工业软件产品收入持续增长,公司自有软件产品收入从2022年的2.05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4.58亿元,实现翻倍增长。

  布局AIagent,已落地2个亿元订单:公司依托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长期实践和对行业客户应用场景的深度理解和经验积累,通过整合和管理AI相关技术、数据、模型等资源,打造了“灵系列”AI agent产品体系。实现了在机器人的训推、汽车的产品设计优化和高端装备的AI质检等场景下AI agent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公司不断深入与华为的战略合作,全面融入华为生态合作伙伴体系。公司基于华为盘古大模型,结合能科“乐世界”产品,打造了AI+研发、AI+设计、AI+工艺、AI+验证、AI+维护等面向汽车及轨道交通、半导体电子及装备制造等行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并发挥多年制造业数字化成功落地经验。2024年,公司签署了“AI大模型、软件工具链及私有云建设项目”和“大模型场景化应用合同”两个亿元级项目,公司AI技术能力实现落地应用,AI业务实现重大突破。标志着公司“生成式AI+工业软件”发展战略的进一步落地和落实,打造了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样板工程,为公司下半年后续相关AI订单的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前瞻布局AI agent业务,打造第二成长曲线年业务实现突破性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5年-2027年营业收入为18.23亿元、21.92亿元、25.72亿元,对应增速21%、20%、17%;我们预计公司2025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54亿元、3.16亿元、3.94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32%、25%、24%,对应PE分别为31/25/2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深耕智能计量市场二十余年,海外收入占比超过90%。开发科技前身为深科技计量系统事业部,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智能电、水、气表等智能计量终端以及AMI系统软件,公司较早开拓欧洲市场并参与多个欧洲国家大规模智能电表部署项目,公司目前已成功将超过9000万套智能计量终端推向全球40多个国家。2024年公司营收规模29.33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境外营收26.6亿元,营收占比超过90%,同比增长27%。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9亿元,同比增长21%。

  全球智能计量市场稳步增长,新兴市场潜力大。根据MarketsandMarkets预测数据,全球智能计量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231.71亿美元增至2028年363.87亿美元,CAGR为9.5%。分地区来看:1)欧洲市场,根据BergInsight数据,欧洲国家智能电表用户基数将从2024年2亿户增长至2028年达到2.48亿户,渗透率达到78%。欧洲市场已率先进入新一代智能电表换代周期,增量用户规模及原有设备的升级换代驱动欧洲智能计量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中国市场,国网与南网加快新一代智能电表部署。从国家电网智能电表招标量来看,2024年招采总量达到8939万台,同比增长超过25%,中标总金额达到249.2亿元;3)亚洲其他市场,人口基数大叠加智能电网建设带动电表需求提升,预计市场规模从2022年9.04亿美元提升至2027年12.07亿美元,CAGR为6%;4)南美及非洲市场,智能电表需求潜力大。智能计量系统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减少窃电行为,提高供电稳定性,满足社会用电需求等方面。

  公司以欧洲市场为起点,扩大新兴市场布局。1)欧洲市场方面,公司在欧洲部署的第一代智能电表经历了完整的产品寿命周期验证,成为少数能在境外高端市场与埃创集团(Itron)、兰吉尔(Landis+Gyr)等国际顶尖厂商同台竞技的中国智能计量企业,公司2023年智能电表欧洲市场营收为16.57亿元,欧洲市场占有率为12.1%;2)新兴市场方面,公司持续对中东、中亚、南美、东南亚、非洲等市场进行部署,为沙特阿拉伯、乌兹别克斯坦、乌拉圭、巴西、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供应智能计量终端及AMI系统软件产品。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34/9.37/10.55亿元,同比增长42%/12%/13%,对应当前PE为17/15/13倍,综合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我们认为公司股票合理估值区间在102-112.3元之间,相对于公司目前股价有3%-13%溢价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公司为中国电科通信板块上市平台,有望受益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蓝海,我们维持原有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1.42、2.07亿元,EPS分别为0.16、0.21、0.30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50.0、112.4、77.0倍,维持“买入”评级。

  6月25日,氦星光联与中电科普天科技、北京忆芯科技在之江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成立联合创新中心,助力“三体计算星座”建设,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

  此次合作汇聚央企、民企与科研机构三方优势,将围绕三体计算星座建设展开多维创新:聚焦空天算力网络构建、高速数据传输技术攻关及商业化运营探索,共同打造新一代天地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根据协议,联合创新中心将整合多方技术资源,重点推进三大领域创新:(1)空天传输通道升级,突破激光-微波复合传输技术,提升星间、星地链路传输速率与稳定性,满足海量数据实时交互需求;(2)智能卫星平台研发,结合存算一体化技术,探索具备在轨数据处理能力的新型卫星架构;(3)商业应用生态构建,推动空天资源市场化配置,为政务、行业及商业用户提供创新服务模式。

  5月14日,“三体计算星座”成功发射,我国首个整轨互联的太空计算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介绍,“三体计算星座”是由之江实验室协同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千星规模的太空计算基础设施,建成后总算力可达1000POPS。该设施将通过在轨实时处理数据,解决传统卫星数据处理效率瓶颈问题,推动人工智能在太空的应用与发展。作为国内通信领域的技术先锋,公司有望深度参与三体计算星座建设,强强联合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绿联科技(301606)3C配件业务起家,高潜力NAS存储开始放量,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做3C配件业务起家,由充电类逐步拓展至传输类以及高潜力NAS私有云存储赛道。随着品牌知名度提升以及产品矩阵的拓宽,公司逐步切入美国大KA渠道,势能呈上升趋势。同时,布局多年的NAS品类在产品迭代优化后开始贡献显著增量,或逐步进入收获期带动业绩增速提升。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59/8.46/10.63亿元,对应EPS为1.59/2.04/2.5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2.25/25.13/20.0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我们认为充电品类(移动电源、充电器)行业β不弱,公司正处在产品以及渠道势能上升期,叠加NAS私有云存储树立品牌形象,有望实现持续较高增长。(1)行业维度,首先移动电源往大功率(从充手机到充电脑)、自带线、磁吸无线发展,充电器往氮化镓、第三方品牌、大功率发展,细分赛道存在增长机遇。其次随着充电器使用场景从手机延伸至OS/Windows笔记本电脑,以及C口快充笔记本电脑比例和购买第三方品牌比例提升,充电器未来均价有望持续提升。(2)公司维度,线下渠道相较于头部品牌Anker渠道覆盖率和SKU进驻率都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产品矩阵完善+品牌势能提升,2024年以来公司成功进入美国Walmart、Bestbuy、Target等大KA渠道,但SKU覆盖率仍有提升空间。线上渠道随着产品持续推新能够抓住细分赛道增长机会,公司份额呈稳步上升趋势。

  NAS私有云存储隶属数据存储赛道,能够通过连接家庭网络或者外网同时为多台设备提供文件传输、影视资源播放、备份、在线编辑等功能,对于家庭用户来说能够达到优于云网盘的作用且数据存储在本地提高了隐私性。2024年预计NAS ToC端销量129万台,低渗透率主要系传统企业聚焦ToB市场导致ToC市场缺乏较好体验的产品或者消费者使用门槛高。2024年公司推出全新NAS存储系列产品(适用团队以及适用家庭个人产品)同时对系统进行升级,提升产品易用性的同时能够实现照片高级检索、高码率影视资源整理、在线同步多人编辑等功能,产品升级带动公司年初以来份额快速提升。展望后续,随着产品逐步完善成熟,移动硬盘客群转化后行业量或达大几百万。若转化至影视爱好者、内容创作者(千万体量)甚至云网盘(上亿体量)用户客群,则空间更加广阔。

  威力传动(300904)深耕精密传动领域,24年增速器业务开始放量。公司成立于2013年,于2023年8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主要产品包括风电偏航减速器、风电变桨减速器、风电增速器,近三年风电齿轮箱业务收入占比均在97%以上。公司连续多年在国内风电减速器市场中占据前列位置,其中2020年市场份额位居国内厂商第三名。

  齿轮箱竞争格局集中,全球市场空间广阔。据QY Research统计,2022、2023年风电齿轮箱厂全球市场占有率前四名分别为南高齿、威能极、采埃孚、德力佳,市场占有率超过70%。根据QY Research统计数据,2023年全球风电用主齿轮箱市场规模约56.88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88.26亿美元;2023年中国风电用主齿轮箱市场规模约31.36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42.63亿美元。

  看点一:减速器产能落地,随着订单高增有望利润释放。公司对风电减速器内部结构设计不断优化,产品扭矩密度达到300Nm/Kg,质量和体积更小、零部件数量更少,可有效控制成本。2024年公司精密风电减速器生产建设项目已建设完成,在25年销量快速提升的趋势下,单台制造及人工费用将明显下降,预计2025年减速器业务毛利率可修复至16.6%,较24年提升10pcts。

  看点二:增速器放量在即,看好后续经营杠杆释放利润弹性。公司技术与工艺领先,研制的增速器具有啮合平稳、噪声小、密封性能好、效率高、重量轻、成本低等优势。公司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一期将于2025年12月底前建设投产。2024年10月,公司与金风科技正式签署全面合作战略协议及联合开发合作协议,奠定后续订单基础,从价值量看,以三一重能披露数据看,齿轮箱(增速器)占比为23%,是减速器价值量的9倍,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看好经营杠杆释放利润弹性,预计公司未来三年增速器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23%/23%。

  投资建议:公司为齿轮箱稀缺标的,增速器业绩弹性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2/3.05/4.24亿元,同比增长275.1%/490.3%/38.7%,PE分别为74.8、12.7、9.1倍。考虑到2026年公司齿轮箱业务或将大规模放量,参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给予18倍PE,目标价75.9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行业发展不及预期、毛利率下滑风险、下游客户产业链向上游延伸风险、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文中测算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仅供参考。

  华利集团(300979)华利集团是全球领先的运动鞋ODM制造龙头,依托优质的核心品牌客户与稳健的全球产能布局,持续巩固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目前,华利主要为Nike、Adidas、Vans、Columbia、Hoka等全球头部运动品牌提供鞋履制造服务,年出货量达到2.23亿双,为全球产能第二大制造商(仅次于裕元集团2.55亿双)。公司主要产品为运动鞋,收入占2024年总营收87.4%,同时该品类毛利率达27.2%,在所有品类中最高。此外,公司还制造户外靴鞋和运动凉鞋/拖鞋及其他,2024年两者收入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3.7%和8.6%,毛利率分别为21.6%和24.4%。工厂方面,公司当前生产基地主要位于越南,并在印尼、中国及多米尼加等具备显著区位优势的地区布局新产能,预计2026年底工厂总数增至26家,以有效降低公司营运成本和减少地缘政治风险带来的影响(如关税)。

  聚焦优质客户资源,持续优化客户结构以提升抗风险能力与增长韧性。华利集团长期深耕全球头部运动品牌市场,已与全球前十大运动鞋服公司中的九家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客户资源优质且黏性强。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包括Nike、Deckers、Vans、On和Puma,合计贡献营收占比达到79.3%,虽较2021年的91.8%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集中度,主因华利在稳固核心客户的同时,有序引入On等高成长性品牌,并持续优化客户结构以分散风险、增强增长韧性。根据我们测算,2024年公司向Nike集团(含Nike及Converse品牌)总出货量占比超过30%,Vans与Deckers各占10%–20%,Puma、UA、On、NewBalance及Adidas等其余核心品牌出货占比处于0%–10%区间,客户组合多元且稳健。此外,随着品牌商对研发协同、交付效率及可持续生产的要求持续提升,具备综合研发、规模化制造及大客户服务能力的头部ODM厂商将更具竞争优势。华利集团凭借成熟工艺与快速交付能力,有效承接核心客户订单,在头部品牌收缩供应商数量的趋势下竞争力尤为凸出。

  盈利能力稳健,为稳健扩产与持续分红提供有力保障。2024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达240.1/38.4亿元,同比增长19.4%/20.0%,主要受益于全球鞋履需求回暖与库存去化周期结束,终端品牌商补库意愿回升,带动公司订单及营收增长。2024年华利集团毛利率达26.8%,高于丰泰(22.6%)与裕元制鞋业务(19.9%),主因客户结构持续优化、高附加值品牌导入带来的ASP上升以及公司人效提升。受产能爬坡影响公司季度毛利率自1Q24的28.1%下降至1Q25的22.9%,产能爬坡对华利集团毛利率构成阶段性压力,但随着员工熟练度提升及工厂运作趋稳,2Q25毛利率具备修复空间。稳健盈利水平带来充裕现金流,有效支持公司持续分红及稳健扩产。2024年,公司自由现金流为29.2亿人民币,FCF转化率(自由现金流/净利润)达75.9%,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回升至近70%,股东回报能力具备持续性。

  盈利预测与估值:业绩有望持续向上,估值具修复空间。2024年,公司在老客户订单稳定与Adidas等新客户放量带动下,出货量同比增长17.5%,ASP(每双平均售价)同比提升约1.5%,实现量价齐升,推动营收同比增长19.4%,为全年盈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展望未来,伴随行业去库周期结束以及多地产能持续投放,盈利动能充足,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达到268.3/302.4/339.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2.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5/45.5/53.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6.2%。上述预测基于以下核心假设:一是新增产能持续释放,2025-2027年公司在越南、印尼及中国的新建厂区陆续投产并完成产能爬坡,我们预计整体出货量年均增长维持在10%–12%;二是由于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如On品牌运动鞋)占比逐步提升,带动ASP年均提升0%–2%,我们预计毛利率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24.1%/24.7%/25.6%,呈稳步上行趋势;三是智能化生产线持续落地叠加规模效应进一步提升制造效率,驱动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在此背景下,公司ROE有望保持高位,我们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21.7%/23.8%/26.4%。估值方面,尽管越南关税等外部不确定性仍存,当前估值已基本反映市场悲观预期,若政策边际改善,公司有望迎来估值修复。我们首次覆盖给予华利集团“优于大市”评级,给予2025年18XPE(对应近三年均值水平),目标价60.9元,对应18.3%的上行空间。

  风险提示:政治矛盾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生产基地集中风险;劳动力成本上升风险;客户集中风险。

  两项重磅授权同步落地,BD进入新阶段:①与Calico Life Sciences就靶向IL-11单抗达成独家许可协议,Calico获得9MW3811海外权益,并向迈威支付首付款2,5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最高5.71亿美元,以及产品销售分成。9MW3811是全球首款进入临床阶段的IL11单抗,在年龄相关性疾病领域已完成中、澳I期临床研究,合作方Calico由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Arthur D.Levinson共同创立,并与艾伯维就衰老和与年龄相关的疾病达成研发合作,共同投资开发。②公司与齐鲁制药签署阿格司亭α大中华区授权协议,将获得首付款3.8亿元人民币、最高1.2亿元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最高两位数百分比特许权使用费。阿格司亭α是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长效升白药,在产品安全性、成本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优势明显,合作方齐鲁制药是G-CSF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通过这两项授权,迈威将获得约5.6亿元首付款,有效补充公司现金流。此外,公司Nectin4ADC、B7H3ADC、CDH17ADC、ST2等多款创新品种具备海外授权潜力。

  差异化创新持续获得实质性成果,ADC+TCE双平台前景可期:9MW2821是潜在BIC的Nectin4ADC,全面布局尿路上皮癌(UC)、三阴性乳腺癌(TNBC)、宫颈癌(CC)和食管癌(EC)的二线和一线治疗,其中UC单药、UC联合、CC单药等3个III期注册临床预计今年完成全部患者入组;TNBC差异化布局拓扑异构酶ADC耐药适应症,下半年有望读出II期数据。B7-H3ADC今年ASCO数据初步验证了公司下一代ADC平台技术。CDH17ADC采用新linker和MF6新毒素,和传统Dxd或MMAE毒素相比,不受P-gp耐药机制干扰,在多药耐药消化道肿瘤模型上有显著效果,预计下半年进行中美双报。除了ADC平台,公司还建立了差异化的TCE平台,设计了不同活性CD3抗体分子,和英矽智能战略合作进行靶点筛选,并通过空间位阻方式实现靶点依赖性的肿瘤杀伤,预计26年初进行IND申报。

  商业化步步为营,新管线持续加码:地舒单抗骨质疏松适应症去年1.39亿收入(同比+230%),院外市场份额排名第一,院内国产品牌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地舒单抗更大的骨转移适应症有望26H1获批。长效升白药阿格司亭α顺利获批,并授权齐鲁制药,有望借助齐鲁制药强大的销售能力实现快速放量。阿柏西普生物类似物9MW0813已经处于报产阶段,明年有望获批。此外,地舒单抗与重庆市政府合作,采用独创的营销模式,推进大西部老龄化用药需求,有望获得更大的人群和市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不含BD里程碑付款,我们将2025年的营收从7.50亿元上调至11.08亿元,预计2026/2027年营收分别为12.37/20.92亿元。差异化ADC+TCE双平台潜力较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全产业链布局构筑竞争壁垒,高端化战略驱动盈利提升ummary]。台华新材作为锦纶全产业链龙头,通过垂直一体化布局形成从纺丝、织造到染整的完整产业链,协同效应与成本优势显著。公司历经三轮产业链扩张,聚焦差异化、高端化产品路线,依托三大生产基地实现34.5万吨锦纶丝,7.16亿米坯布,7.1亿米面料的产能覆盖,且当前正进一步向产业链上游切片环节延伸,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并扩大盈利空间。财务方面,近年来公司盈利稳健增长,毛利率持续提升,现金流创造能力较强,研发费用率长期维持5%以上,持续巩固产品技术壁垒。客户结构方面,公司深度绑定迪卡侬、伯希和等头部品牌,并通过终端反馈机制强化定制化服务能力,为后续高端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供需结构优化+成本端改善,锦纶产品渗透率提升空间广阔。供给端,锦纶行业扩产加速但格局分化,中低端锦纶丝产品竞争充分,具备高端化、定制化生产能力的龙头有望受益于高端产品集中度的提升,公司通过产业链升级对冲行业周期波动,锦纶丝盈利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需求端,消费政策驱动与消费结构升级有望迎来共振,从短期来看,考虑未来锦纶丝消费渗透率提升,根据我们测算,预计2025-2027年锦纶需求复合增速有望达到7-10%;从中长期看,我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仍有提升空间,在中性假设下,预计2030年锦纶丝需求空间有望增长36%。此外,锦纶产品较涤纶价差收窄也有望推动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原料端,PA66国产化突破驱动成本优化,PA6切片供需格局趋宽,有望推动原料价格中枢下移,叠加锦纶丝价格与成本传导关系顺畅,有望激发下游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锦纶产品在化纤板块的市占率,而公司作为锦纶丝龙头具备先发优势,有望持续受益。

  技术+产能双轮驱动,再生材料打开第二成长曲线。公司核心增长动能来自淮安项目产能爬坡及再生锦纶技术商业化突破:1)淮安四期全部达产后或将新增62万吨锦纶丝、6亿米坯布及2亿米面料产能,目前一期、二期已经逐步投产,淮安项目放量在即,有望推动公司盈利高增,根据我们测算,预计公司四期项目满产后有望分别实现利润3.29亿、1.23亿、4.11亿和4.11亿。2)公司化学回收产品PRUECO已获得GRS认证,成为全球首个化学回收法绿色产品认证,具备先发优势,实现纺织废弃物到高端纤维的闭环。当前下游服装品牌持续加码再生锦纶,公司技术突破有望切入更多下游头部客户供应链。我们参照国内的再生纤维发展目标与近年来再生锦纶纤维渗透率增速,假设2030年全球再生锦纶纤维产量占比达到3%,以2023年数据基准,则对应全球再生锦纶理论需求量超过20万吨,相较于2023年增长约41%,再生纤维市场空间广阔,公司有望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5、10.66和12.8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7.8%、24.7%、20.8%,EPS(摊薄)分别为0.96、1.20和1.45元/股,按照2025年6月30日收盘价对应的PE分别为9.51、7.62和6.31倍,PE估值低于可比公司平均。考虑到公司受益于自身产品差异化定位及未来增量产能带来的盈利空间增长,2025-2027年公司业绩空间有望打开,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纺服消费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PA66切片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国际贸易争端导致的需求萎缩与原料价格高企风险、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82亿元,同比减少12.05%;利润端,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减少75.45%,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3.45亿元,同比下滑30.24%;归母净利润0.05亿元,同比下滑68.18%。下滑的主要原因系部分下游客户需求释放递延、交付验收延后以及公司新一代产品WiNEX正在升级替换过程中,尚未转化为规模收入。

  公司推出WiNEX Copilot和WiNGPT迭代产品,持续布局医疗AI领域,深化技术与医疗场景的融合,为医疗机构提供高效、安全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2025年2月,公司发布医疗大模型WiNGPT2.8和医护智能助手WiNEX Copilot2.1。借力DeepSeek的AI推理,WiNGPT2.8产品的信息抽取准确率提升至93%,质控具体场景准确率超过95%,此外,2.8产品在医疗场景中较前一代整体性能提升约3%-5%。WiNEXCopilot2.1版本相较2.0进一步聚焦场景深化、模型支持、平台能力三大方向,支持快速接入DeepSeek,并实现从PC端到移动端,医护可以通过移动端进行语音查房、知识查询、流程管理。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研发、销售和技术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自2015年起积极布局医疗健康服务领域,推动互联网+模式下的医疗健康云服务等创新业务的发展。2017年,公司成立卫宁健康人工智能实验室(WAIR),在医学影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医学数据挖掘等方面积极开展医疗AI研究探索和创新实践。2023年,公司发布自主研发的医疗垂直领域大模型WiNGPT,大模型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深度合成算法”备案。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根本,不断赋能自身业务。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31.44、35.85、40.88亿元,EPS分别为0.18、0.22、0.2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9.7、48.9、40.5倍。公司近年来积极推进自身软件业务与AI的结合,人工智能赋能公司医疗健康业务有望带来业绩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电化学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提供商,专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研产销,为传统发电、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终端电力用户等“源-网-荷”全链条客户提供储能系统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由于:1)不以低价内卷为竞争策略;2)注重技术降本;3)采购具备规模化集采优势;4)生产计划安排注重结合项目运输半径、规模化制造等因素,进一步降低生产端成本。

  136号文出台后,风电、光伏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将促使加装更多储能,预计储能规模长期会呈现增长趋势,且行业将更多地依赖于市场需求和价格机制,公司将直接受益。

  公司已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新加坡、中东等全球主要地区布局营销及售后网点,储能系统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取得欧洲、北美、澳洲等主要储能市场的认证证书,可满足以上主要市场的产品准入和使用要求。2024年公司境外收入达5.4亿元,占主营收入的6.5%,毛利率达42.14%,明显高于国内业务。公司在海外储能业务多方面持续推进:1)产品及项目方面,公司正积极拓展海外项目,自研的PCS产品已获欧美认证。2024年公司在欧洲区域已成功交付超过300MWh储能系统项目。

  2)业务进展方面,公司重点布局了欧洲、北美、中东和亚太四个区域,预计欧洲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在东南亚市场的拓展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3)业绩贡献方面,2025年公司海外业绩预计约65%由欧洲贡献,35%由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区域贡献,公司力争未来3~5年海外收入规模与国内持平。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03.41、123.89、142.33亿元,EPS分别为4.52、5.56、6.6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8.6、15.1、12.6倍,考虑到公司储能业务布局领先,海外持续推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储能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储能系统价格波动风险、海外业务拓展风险、竞争加剧风险、大盘系统性风险。

  公司已推出15/20/30/40kW充电模块,是行业内较早提出上述功率产品的一线KW充电模块已在市场上成熟应用,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40KW模块产品快速导入,成为公司收入增长主要来源。

  公司针对多个应用场景提出解决方案:1)中途补能场景:推出大功率直流快充/超充充电模块及解决方案,搭建了直通风、独立风道和液冷超充三种技术平台;2)目的地充电场景:推出使用独立风道技术的小功率直流快充模组及解决方案,产品功率覆盖11/20/30/40kW,适配小区、写字楼、工业园区和商超等多目的地场景;3)工商业储充场景:推出AC/DC双输入储充模块、AC/DC双向储充模块、DC/DC储充模块以及DC/DC双向储充模块等;4)V2G车网互动场景:推出7/11/20kW的V2G充放电系统;5)户用光储充放场景:推出7kW光储直流充放分体机、7kW光储直流充放电一体机。

  2022~2024年,公司内销收入分别为4.8、7.6、10.7亿元,呈持续增长态势。2023年起,受益于40KW充电模块的推广,公司内销收入实现增长,2023/2024年内销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9.32%/41.06%。

  2022~2024年,公司外销收入分别为5.1、6.1、4.2亿元,毛利率分别为41.61%、45.96%、50.19%,显著高于国内市场。2022年,受益于公司较早布局海外市场、海外市场增长趋势良好,公司对ABB、BTCPOWER等客户的收入快速增长,并持续开拓海外新客户,带动外销收入快速增长。2023年起,受欧美政府和企业放缓汽车电动化转型、北美电动汽车充电标准向NACS标准转变等影响,收入增速有所放缓。2024年,受市场因素、ABB自身经营情况等因素影响,ABB向公司的采购需求减少,公司外销收入同比下滑31%。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5.96、19.70、23.49亿元,EPS分别为6.39、7.86、9.3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5.1、20.4、17.3倍,公司在充电模块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海外布局完善,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充电桩需求不及预期、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大盘系统性风险。

  保龄宝(002286)1.保龄宝:功能糖龙头经营策略优化、管理效率提升,24年业绩重入增长快轨公司主营益生元、减糖甜味剂、膳食纤维等功能性配料的研产销,年综合产能超50万吨,活跃客户超2000多家,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功能糖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通过职业经理人团队管理公司。2023年6月,王强先生被聘任为公司总经理,拥有丰富的食物原辅料公司管理经验。2024年,公司通过采取对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的积极调整一系列措施,在营收调整的同时,利润实现显著增长。2025年公司发布股票激励计划,2025-2027年业绩考核目标分别为:归母净利润2025年不少于1.7亿元,25-26年累计不少于3.82亿元,25-27年累计不少于6.47亿元。25Q1,公司发展延续向好势头。

  功能糖是功能性低聚糖(益生元)、功能性膳食纤维、功能性糖醇(甜味剂)等几种具有特殊生理功效的物质的统称。从人口结构、消费者偏好、政策指引三个维度来看,我国已进入代糖与功能糖行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这一过程中,不仅有代糖对蔗糖的替代,也会有性质更加健康的代糖对存在健康风险的代糖的替代,以及添加功能糖的产品对普通含糖产品的替代。根据公司2024年报,公司相关代糖及功能糖产品均处于需求增长时代。

  益生元:公司目前为全球最大的低聚异麦芽糖生产商。益生元是公司2024年第一大毛利贡献来源;减糖甜味剂:公司是国内首批赤藓糖醇工业化生产的企业、国内少数工业化生产药用赤藓糖醇的企业。2023年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赤藓糖醇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公司抓住机遇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多份额,2024年赤藓糖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2.58%;公司也是国内最早布局阿洛酮糖项目的企业之一。公司未来将重点发力海外。

  公司传统业务出现多个积极变化,并将于未来1-2年间推出包括使用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多种新品、并释放对应新产能:1)赤藓糖醇新产能释放,同时竞争格局优化;2)2万吨阿洛酮糖扩产项目于25年3月启动;3)抗性糊精产能提升,重点开拓美国市场;4)2500吨合成生物新品HMOs预计2025年投产;5)2000吨DHA藻油毛油产能预计2025年开始量产,利用合成生物学进行菌种的优化改良。

  5.盈利预测&投资建议: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营收25.74/27.94/30.69亿元,归母净利润1.70/2.21/2.74亿元,对应EPS0.45/0.58/0.72元/股,2025年6月27日股价对应PE为25/19/15x。我们看好保龄宝作为A股以生物发酵方式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拥有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公司,自2024年起经营策略优化带来的业绩改善成效显著,且未来三年产能处于快速扩张期,同时下游需求旺盛,给予2025年30倍目标PE,对应目标价13.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客户需求波动/行业竞争加剧/新增固定资产折旧而导致利润下降/国际贸易相关/食品安全/交易异动风险。

  泰凌微(688591)事件点评: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2025年半年度,公司预计实现营收5.03亿元,同比增加37%,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900万元,同比增幅267%左右,本期计提股份支付费用约2,200万元,若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及相关所得税影响,本期净利润约1.19亿元。

  公司处于快速发展期,客户需求、新客户拓展及新产品持续发力:根据公司公告显示,得益于客户需求增长、新客户拓展及新产品开始批量出货,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幅37%左右。从各产品线来看,收入均有增加,其中多模和音频产品线增幅明显,BLE产品线收入亦有较大增长。新产品方面,公司新推出的端侧AI芯片凭借卓越性能与创新特性,迅速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和青睐,并进入规模量产阶段,二季度的销售额就已经达到了人民币千万元规模;公司的Matter芯片在海外智能家居领域开始了批量出货、国内首家通过认证的支持Channelsounding(高精度室内定位)等新功能的BLE6.0芯片在全球一线客户率先进入大批量生产;公司新推出的WiFi芯片也实现了批量出货。公司在所处行业的多个领域拥有突出优势,地位稳固。公司的蓝牙低功耗SoC芯片长期位于市场的头部位置,成为全球第一梯队的代表之一。公司是出货量最大的本土Zigbee芯片供应商,并稳居全球前列。公司的Thread和MatterSoC芯片紧跟最新的协议标准,在国际头部芯片供应商中占据一席之地。此外,公司加强了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技术的普及,提升了其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的影响力。通过技术创新与合作并举,公司持续巩固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2025年半年度,公司预计实现营收5.03亿元,同比增加37%,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900万元,同比增幅267%左右,本期计提股份支付费用约2,200万元,若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及相关所得税影响,本期净利润约1.19亿元。我们认为,一方面公司具备强大的研发实力,另一方面叠加端侧AIOT市场的持续成长,使得公司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规模效应明显,业绩持续超预期: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远超营收同比增速,我们认为是公司营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规模效应持续发挥作用所致,公司公告也进行了详细说明。根据公司公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大幅提升,主要是以下两项因素综合所致:1、受益于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提升、产品销售结构优化,以及销售规模扩大带来的成本优势,公司毛利率提升到了较高水平;2、得益于销售额增加带来的经营杠杆效应,收入增幅超过了费用增幅,使得净利润的增速远超营业收入增速。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净利率预计达到19.7%左右,较2024年同期7.38%和2024年全年11.54%,均有大幅提高。根据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SIG)发布的《2023年蓝牙市场最新资讯》显示,到2027年,蓝牙设备的年出货量将达76亿台,未来五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9%。我们综合分析认为,一方面公司所处赛道仍在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公司持续发布新品、拓展新客户等,预计公司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投资建议:营收预测维持不变,预计2025~2027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1.15亿元、14.66亿元、18.57亿元,考虑到规模效应持续发挥效应,我们将公司2025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由前次的1.94亿元、3.12亿元、4.65亿元分别上调至2.16亿元、3.25亿元、4.83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53.0倍、35.2倍、23.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未达预期的风险;核心技术人才流失风险;主要供应商集中风险;境外经营的风险;存货跌价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带来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宏观环境风险。

  公司拟向185名激励对象授予180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16.50元/股,此次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包括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秘、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骨干等,将核心团队利益与公司发展绑定在一起,利于公司长期发展。此外,业绩考核要求为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15/1.3亿元,相较于2023-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5723/2225万元有较大改善,说明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公司主营业务为自动化测试和组装相关设备,可以提供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大数据云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半导体、被动元器件等的测试。主要客户质地优异,覆盖全球顶尖科技企业(苹果、META、微软、思科、特斯拉、谷歌、亚马逊、高通)及电子制造龙头(比亚迪、鸿海、广达、仁宝),境内深度合作高成长赛道标杆(舜宇光学、风华高科、麦捷科技、顺络电子、华为、蔚来、大疆)等,形成”国际巨头+本土领军”的双轮驱动格局。

  2024年公司在人形机器人和AI服务器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其中:1)人形机器人领域:基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的IMU&力传感器、Camera测试技术,适配人形机器人平衡控制、避障和运动轨迹跟踪高精度需求,研发出1弧秒精度的IMU传感器测试平台;针对人形机器人电子眼观测与电子皮肤触觉需求,研发适配人形机器人camera与力传感器检测技术。为公司进军人形机器人测试板块,实现零的突破。2)AI服务器领域:重点开发N客户在AI算力领域的新业务机会,主要为其实验室自研服务器产品提供检测及自动化设备,并已获得Vendor Code。未来将沿着AI算力相关客户多元化的检测需求展开设备供应和提升设计能力,并通过不断切入客户各类产品量产产线的检测设备,例如应用于GB300相关产品的服务器板级测试,以扩大业务规模。

  根据一季报以及限制性股票业绩考核要求,我们下调公司的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11、1.24、1.46亿元,EPS分别为0.70、0.79、0.9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7、42、36倍,下调至“增持”投资评级。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波动的风险、服务器及机器人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等。

  注销减资彰显长期稳定发展信心。基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公司通过了《关于变更回购股份用途并注销暨减少注册资本的议案》,拟对存放于股票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已回购且尚未使用的32,831,660股股份(占本次回购完成时公司总股本的4.89%)的用途进行变更,由“基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并将按照有关回购规则和监管指引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出售”变更为“用于注销并相应减少注册资本”。公司对于变更回购股份用途并注销暨减少注册资本,向市场传递出公司对自身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体现了公司强劲的财务实力、对公司股票价值的认可,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使公司的财务状况更加稳健,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激励计划聚焦核心骨干,业绩考核夯实长期发展目标。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促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公司推出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本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总计1,000.00万股,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的1.47%。首次授予激励对象总人数为252人,首次授予804.5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1.18%。预留195.5万股将用于后续激励对象的补充。以2022-2024年营业收入平均值为基数,后三年业绩考核目标为营业收入增长率达到34%、40%和46%。计划绑定了核心骨干与长期发展战略,预计将为公司带来更高的管理效率和创新能力,推动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Mini/Micro Led领域布局已进入收获期。2025年MLED行业有望快速发展。首先,“以旧换新”财政补助政策助推智慧大屏升级换代。2024年8月至2025年1月的6个月期间,Mini LED背光液晶电视内销量同比增长661%,渗透率攀升至26%,带动全球Mini LED背光和直显产业驶入快车道。第二,Deepseek横空出世,消费电子行业将迎来“AI+”重塑机遇。近期,“AI+XR”眼镜纷纷推向市场,硅基Micro LED等微显示面板需求将迎来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我国Mini LED行业市场规模或将增长至300亿元以上。目前公司已实现MiniLED背光产品的批量供货,并成功通过多家头部显示厂商的认证,公司在Mini/Micro Led领域布局已进入收获期。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是国内领先的LED芯片企业,随着“年产240万片红黄光外延片、芯片项目”的建成投产,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预计2025-2027年公司EPS分别为0.41元,0.53元和0.65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募投项目无法达到预期效益的风险;(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3)技术迭代风险。

  公司前董事长或另有重任,新任董事长或为商城集团出身,延续“懂市场、善经营”的管理基因:根据证券时报报道:本次职务调整系组织安排,王栋将调任义乌市商务局局长,完成从企业经营一线到政府治理中枢的角色转换。目前,义乌市委市政府已推荐义乌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德占先生,作为小商品城董事长候选人。陈德占先生曾在商城集团工作十年,在任职义乌国资运营公司董事长期间,充分发挥国企逆周期调节作用,推动国企优质资源向优质公司集聚。我们看好人员组织人员安排之后,义乌国贸改革持续加速推进,和小商品城延续高速增长的大趋势。

  公司控股股东完成增持计划:控股股东商城控股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计划在4月9日起12个月内增持人民币5-10亿元。至6月27日累计进行10亿元增持,完成了增持计划。其中6月19日至27日之间增持金额约7亿元。

  义乌市场1-5月份延续高景气度:根据公司投资者互动回复,1-5月,义乌市进出口总额达3,271.3亿元,同比增长23.7%;其中出口2,893.1亿元,增长23.7%;进口378.2亿元,增长23.9%;来义外商超25万人次,增长18.6%。1-5月小商品城实现成交额1,267.5亿元,同比增长12.5%。5月义乌的进出口增速相比1-4月提速,市场景气度较高。

  新市场招商持续推进,玩具、美护市场开始招商:公司全球数贸中心(市场板块)玩具、美护市场已开启招商,报名时间为6月29日至7月6日。玩具市场涉及惊喜玩具(盲盒等)、解压玩具、科技玩具(3D打印等)、二次元文化和IP衍生玩具等;护肤及医美市场涉及护肤美容彩妆、香水香氛、医美(含特、械字号)等。商位预计10月21日开业,租金基准价为2000元/平米/年,平台服务费为8000元/间/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认为公司更换董事长并不会影响义乌和小商品城作为非美出口枢纽的重要战略地位,未来义乌的国贸改革和小商品城业务转型升级将持续推进。我们维持公司2025-27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为42.3/57.1/68.3亿元,同比+38%/35%/19%,对应6月27日收盘价估值为25/19/16倍,维持“买入”评级。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3.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21亿元,同比增长31.5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0.17亿元,同比增长44.93%,主要是因为公司主营业务毛利增加,同时费用有所下降。此外,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增加,较上年同期增长773.78%,进一步提升了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尽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仍为负,但较上年同期有所改善。

  新交易体系业务是公司最核心的业务板块,公司是新一代信创技术路线的开创者与引领者。公司的新交易体系涵盖所有证券、期货、资管的交易业务。其产品除了核心交易系统A5与HTS系列之外,还包括账户中心与NCB清算簿记系统。公司积极推进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统A5的建设工作,在信创核心系统及关键项目上均取得顺利进展。中信证券、南京证券、上海证券等多家券商项目在报告期内同步推进。2024年A5的客户数量已达10家。自2024年9月底起,市场交易量大幅攀升,在此期间,已全面上线的东吴证券、东海证券、麦高证券所采用的A5系统始终保持平稳运行状态,充分验证了A5系统具备高可靠、高可用的特性。在专业交易领域,HTS系列不断优化升级,成功研发了基于FPGA硬件的HTS3.0超极速交易系统以及商品期货极速交易系统,其业务品种覆盖沪深北交易所、国内期交所、港股通等市场,业务范畴已拓展至自营做市、商品期货交易、场外衍生品等领域。多家券商完成了HTS新版本的升级,实现了性能的显著提升。公司携手华为、腾讯云等厂商发布了HTS2X纯血信创版,实现了国产软硬件的全栈信创以及全链路的深度优化,为专业交易提供了有力支持。

  公司在基础技术研发层面,持续增加“3+1”基础技术平台等的研发投入,并不断进行信创与AI的深度融合、适配与优化升级,以此确保在交易、流程与数据技术领域保持领先优势。在行业新一代系统建设的代际升级进程中,公司全面践行“存算分离”技术路线”核心技术平台,全方位深化各类应用的迭代升级,为业务创新发展赋能。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7.67、9.37、11.19亿元,EPS分别为1.02、1.26、1.5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2、34、28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2024年公司保险行业实现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28.65%。公司在保险行业坚持依靠增强产品化能力提高客户粘性的战略,与各保险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客户提供软件产品、软件开发、系统升级、运行维护等信息化产品及技术服务。公司仍保持现有市场竞争地位和较强的客户粘性,抓住保险行业AIGC应用、IFRS17系统建设、营销渠道业务系统信创改造等业务机会,进一步挖掘客户新需求、开拓新项目。公司加速推进AIGC技术在客户端的产业化落地。以新致新知平台为基座,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与解决方案体系,全面覆盖保险营销拓客、客服智能应答、智能理赔、智能核保及智能办公等关键场景,并实现客户端全链路部署与迭代优化,目前已将上述产品布局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大家保险、大地财险等数十家保险公司。

  公司IT产品销售及增值服务以数据及智算中心为场景,为用户提供建云、上云及管云一体化方案,包括网络平台、系统平台、存储平台、算力平台等。2024年该业务实现收入1.07亿元,客户主要包括金融、政务、科研院所等。公司还联合合作伙伴华为、海光,基于华为昇腾系列芯片及海光深算系列芯片推出AI一体机产品,结合自研新致新知98B大模型、新致新知人工智能平台等。依托国内算力基建扩容契机,公司前瞻性切入智能算力布局赛道,成功落地多个标杆算力集群项目。

  公司针对国内金融机构的需求而开发、运营的金融生态平台,利用自身大数据分析、AI能力和云原生体系等技术搭建的线上化平台帮助金融机构拓展获客渠道、提高业务效率、拓宽客户覆盖面,是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新方向。目前,创新运营业务通过技术、产品、服务等多个层面的深度合作,同步发力数字营销、数字零售信贷两大方向,形成一套覆盖大零售数字化全流程的一站式运营服务体系,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专业支持。2024年创新流量业务实现收入1.34亿元,保持稳步发展。

  锦波生物 2024 年实现营收 14.43 亿元,同比+84.92%,归母净利润 7.32 亿元,同比+144.27%, 2025Q1 实现营收 3.66 亿元,同比+62.51%,归母净利润 1.69 亿元,同比+66.25%,毛利率/净利率为 90.11%/45.89%。公司已与养生堂有限公司签署《附条件生效的股份认购暨战略合作协议》,拟向养生堂发行股票。 标志着双方正式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旨在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共同推进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加速高端生物材料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 因此我们上调 2025-2026 年并新增 2027 年盈利预测,预计 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1038/1381(原 927/1125)/1825 百万元,对应 EPS 分别为 9.02/12.00/15.86 元/股,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38.7/29.1/22.0 倍,维持“增持”评级。

  2025 年 6 月 26 日, 公司发行公告拟向养生堂有限公司发行不超过 717.566 万股股票,占发行前总股本的 6.24%,发行价格为 278.72 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20 亿元。 双方已签署《附条件生效的股份认购暨战略合作协议》,将在研发合作、规模化生产、品牌推广、渠道管理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公司控股股东杨霞与久视管理咨询(杭州)合伙企业签署《附条件生效的股份认购暨战略合作协议》,拟转让其持有的 575.33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 5%),转让价格为 243.84 元/股,总价款 14.03 亿元。

  3 款产品获沙特 SFDA 备案, 注射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生产车间启用

  2025 年 5 月,锦波生物旗下品牌 ProtYouth3 款产品:胶原多肽精华液、奢宠双胶原原液、三重胶原蛋白面霜成功完成沙特阿拉伯食品药品监督局(SFDA)备案。这是继此前获得美国 FDA 认证后, 三款产品的“双证通关, 标志着锦波生物在国际化进程中再添新突破。 5 月 22 日,公司注射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生产车间正式落成启用。车间集成国际领先的发酵、离心、均质、纯化及灌装设备与技术,深度融合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了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的生物制药生产体系。

  索辰科技(688507)索辰科技是国产CAE软件领军企业,其代表性产品性能比肩当前行业主流CAE软件。公司深耕国防军工领域,近年来不断拓展民用市场,有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公司推出的物理AI平台对标英伟达Omniverse,支持机器人训练等场景,赋能更多商业化场景落地。

  公司是国产CAE软件领军企业,技术优势明显。索辰科技自成立起就致力于CAE软件的研发、销售和服务,专注于流体、结构、电磁等学科基础算法的研究、技术开发与方法创新,电磁、声学、光学、测控、多学科等软件产品完成研发并不断完善。2019-2024年,公司营收规模持续增长。目前国内CAE市场仍以海外厂商为主导,2022年Ansys、西门子和达索系统三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合计接近50%,但国产CAE厂商的市场份额开始呈现提升态势。

  公司深耕国防军工领域,持续开拓民用市场。公司下游客户主要集中于军工领域。公司在国防军工领域的技术优势较为显著,代表性流体和结构仿真软件与当前市场主流软件相比,在计算效率和仿真精度方面都能够达到同样的技术水平,市场竞争力较强。公司还凭借在国内CAE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参与了多项国家级重点科研专项,与多家军工集团及其下属单位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客户粘性较强。此外,公司也持续通过收并购、投资入股、战略合作等多种方式拓展CAE业务范围,进军汽车、无人机等民用市场,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有望成长为中国版的达索系统。

  物理AI平台对标Omniverse,赋能商业化场景落地。2025年3月,公司重磅推出物理AI开发及应用平台全场景解决方案,对标英伟达Omniverse。公司将物理AI置于非常高的战略地位,通过AI缩短仿真时间、提高仿真精度,实现更多商业化场景的落地。同时,物理AI平台还可以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训练,有望大大提高人形机器人的训练效率。

  我们预期2025-202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6.9/9.2亿元,归母净利0.88/1.16/1.58亿元,EPS0.99/1.30/1.78元,PE72.3/55.2/40.4倍。考虑到公司作为国产CAE软件领军企业,在国防军工和民用市场的市占率有望不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25Q1业绩高增,Q2我们预计略有放缓,整体表现良好。25Q1营收26.1亿元/yoy+36.5%,归母净利润2.5亿元/yoy+36.3%,扣非归母净利润2.3亿元/yoy+62.5%,在消费高增长+医疗并购增厚业绩带动下,延续高增长态势。Q2受内外部多因素影响,我们预计消费品业务增长较Q1有所放缓,但仍有望实现同比增长高双位数。

  消费板块:25Q1核心单品保持高增。25Q1消费业务营收13.4亿元/yoy+28.8%,延续自24Q2以来逐季提速态势。1)分品类看,25Q1棉柔巾/卫生巾/成人服饰收入分别为3.7/3.1/2.5亿元,分别同比+8.6%/+73.5%/+23.4%,收入分别占消费业务的28%/23%/19%,其中奈丝公主卫生巾凭借“全棉材质”和“医疗级生产背景”的差异化心智,在2024年底行业舆情事件发生后品牌认知度迅速提升;棉柔巾作为品类的首创者和市场领导者优势突出,通过悬挂式、婴儿超柔款等产品创新,保持较快增长。2)分渠道看,25Q1电商占消费业务收入的59.9%,增长良好;此外KA渠道在山姆、屈臣氏、沃尔玛等卖场取得突破性进展,25Q1KA收入1.5亿元/yoy+70.9%,截至25Q1线”大促期间,奈丝公主保持强劲增长,新品增长超预期。25Q2由于整体消费乏力+“315”事件影响,我们预计全棉时代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较Q1有所放缓,但仍有望实现高双位数同比增长。重点品类中,奈丝公主卫生巾销售额同比增速强劲,抖音同比高增,线下KA渠道趋势向好,“618”大促期间奈丝公主线上复购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保持良好粘性。棉柔巾品类受315影响相对直接,同时由于短期营销思路向生产环境、原材料溯源等安全性认证进行调整,对终端销售有一定影响,我们认为伴随后续营销回归正常轨道、叠加下半年新品投放,棉柔巾市占率、行业地位以及增长势头有望保持。此外,有新的爆品超出内部预期,例如成人内裤、新生儿产品。

  医疗板块:内生外延双轮驱动,美国关税政策变动预计小幅影响。25Q1医疗业务营收12.5亿元/yoy+46.3%,其中24年底并购的美国医疗耗材公司GRI贡献收入3亿元,剔除后医疗板块业务同比增长11.1%。1)分产品看,增长主要由高附加值品类拉动,高端敷料/健康个护产品收入分别为2.2/1.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1%/39.8%。2)分渠道看,内销C端(药店、电商)业务亦实现超40%的同比增长,渠道拓展顺利。4月美国开启对等关税政策,GRI产能在全球多国布局,包括中国、越南、印度、多米尼加、美国等,美国市场销售额占比约75%,预计关税政策变化对GRI销售有一定影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Q2以来消费品业务受内外部因素影响同比增速较Q1有所放缓,但核心品类卫生巾保持强劲增长,同时成人内裤、新生儿产品放量大涨,我们预计伴随营销调整及新品投放,棉柔巾有望恢复快速增长态势。考虑Q1高增+Q2短期销售波动,我们维持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9.52/11.17亿元,增加2027年预测值13.33亿元,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4/21/17X,维持“增持”评级。

  云鼎科技(000409)本报告导读:工业互联网平台高速增长;走出去战略持续突破;AI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我们认为,公司背靠山能集团并积极向外拓展其他市场领域,是业务增长的基石。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42/19.47/22.68亿元,同比增长21.58%/18.52%/16.53%;归母净利润1.26/1.66/2.13亿元,同比增长36.10%/31.37%/28.36%;EPS为0.19/0.24/0.31元(25-26原预测为0.19/0.25元)。参考可比公司,考虑背靠山能集团的市场优势,给予公司2025年动态75倍PE,目标价13.96元(原为11.43元,2025年60倍PE,+22%),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工业互联网和ERP是增长驱动力。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1亿元,同比增长18.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74.35万元,同比增长50.11%。其中,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品大幅增长了439.04%;ERP实施及运维服务也增长了10.73%。2025年第一季,公司收入同比下降了20.55%。主要原因是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有2个大型项目完成竣工验收,而2025年第一季度竣工验收项目收入同比减少。

  走出去,实现1到N突破。2024年,公司一批成熟产品成功实现“走出去”的突破。工业大模型规推广至皖北煤电、华能煤业等30余家外部企业。智能洗选解决方案首次出海,承建ETT蒙古国输煤和选煤厂EPC项目。业财一体化平台、GIS云服务管理项目和数字集约化维检系统等数智化系统成功拓展,加快渗透我国西南、西北市场。

  基于盘古矿山大模型的AI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公司聚焦能源行业,解决行业痛点和难点。截至目前,已累计孵化120余类成熟场景,覆盖煤炭、化工、电力、钢铁、油气等行业,并已完成自有L1大模型迭代升级,在70余家单位落地应用。2024年,公司签订AI业务合同金额达2.56亿元。

  风险提示。煤矿行业景气度下降;市场竞争加剧;化工和新能源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科泰电源(300153)投资要点深耕发电机组领域,数据中心业务打开增长空间

  作为行业内少数几家国内上市企业之一,公司在数据中心和通信等细分市场拥有良好的先发优势和领先地位,并在柴油发电机组领域深耕二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技术、渠道、品牌、项目经验和资本实力。通信和数据中心行业是公司最主要的细分市场之一,2024年该行业营收10.18亿元,占2024年公司总营收的79.78%;电力行业2024年营收0.50亿元,占总营收的3.90%。

  根据SemiAnalysis预测,全球数据中心IT负载规模将从2023年的约49GW增长至2026年的96GW,其中90%增长来自AI算力需求。2024年下半年起,字节、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云厂均在加大资本开支,国内数据中心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景气度提升。公司作为数据中心柴油发电机组的核心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于AI算力产业发展,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我们看好公司数据中心业务下游持续增长,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3.54、29.14、36.46亿元,EPS分别为0.85、1.32、1.8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0.2、26.0、18.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甬矽电子(688362)甬矽电子成立于2017年,专注深耕集成电路先进封装和测试业务,同时在业绩方面增速凸显。业务方面:公司构建起丰富产品矩阵,涵盖FC类、SiP、晶圆级封装、QFN/DFN及MEMS五大类别,精准锚定射频前端芯片、AIoT、汽车电子等高景气应用领域,深度嵌入半导体产业链关键环节。业绩方面:公司2024年及2025Q1业绩实现跨越式增长,业绩展望乐观。2024年公司营收达36.0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0.96%,成功扭转盈利颓势,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025年第一季度延续强劲增长动能,营收9.46亿元,同比提升30.12%,归母净利润0.25亿元,盈利能力随业务拓展与技术赋能显著增强,展现出良好的发展韧性与成长潜力,结合公司高端先进封装产能扩张业绩展望乐观。公司技术实力深厚且持续迭代,先进封装技术+产能持续发力,持续高筑行业壁垒。技术方面:公司累计持有158项发明专利、239项实用新型专利,筑牢技术护城河。核心技术体系完备,高密度倒装芯片技术保障精细互联,5G射频模组封装适配高速高频场景,更自主创新推出FHBSAP平台,集成Fan-out、2.5D/3D异构集成等前沿封装技术,深度契合AI算力高速增长、汽车电子智能化升级等高增长需求。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达6%,持续高强度投入推动技术迭代,加速从研发到量产的转化,确保在先进封装赛道技术领先性与工艺成熟度。产能方面:公司前瞻布局产能,通过二期项目强力扩充高端封装产能,聚焦FC-BGA、Fan-out、2.5D等先进封装技术方向,项目满产后年产能将跃升至130亿颗,大幅提升规模供应能力。一期产线以SiP系统级封装为主,构建基础业务底盘;二期产线着重强化晶圆级封装能力,打通“Bumping+CP+FC+FT”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形成协同效应,既提升规模效应摊薄成本,又缩短交付周期增强客户粘性,为AI、汽车电子等领域激增的订单需求筑牢产能支撑,匹配行业快速发展节奏。

  公司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升级,覆盖全球头部设计企业,SoC头部客户深度合作,汽车电子与AIoT驱动增长。公司主要客户有恒玄科技、晶晨股份、富瀚微、联发科、北京君正、鑫创科技、全志科技、汇顶科技、韦尔股份、唯捷创芯、深圳飞骧、翱捷科技、锐石创芯、昂瑞微、星宸科技等行业内知名设计公司。公司2024年19家客户销售额超5000万元,其中14家突破1亿元大关,优质客户集聚效应显现,更成功纳入中国台湾龙头设计客户,补强客户生态。下游细分领域多点突破,汽车电子板块:车载CIS、智能座舱、车载MCU等产品历经严苛验证,通过车规级认证,切入汽车电子供应链核心环节;5G射频模组实现量产突破,批量供货支撑通信设备升级;AIoT领域:与头部客户深度协同,新品导入与份额提升双轨并进。海外市场拓展成效初显,收入占比提升至17.65%,未来聚焦欧美市。

地址:AYX爱游戏永久网址【363050.com】  电话:363050.com 手机:363050.com
Copyright © 2012-2025 AYX爱游戏网站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